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打太极、侧空翻、踢球……“技能学校”生源不断 解锁更多机器人新本领

2025-03-28

文章来源 中国机器人网


央视网消息:不仅是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人工智能的进步速度也越来越快。过年的时候刚被人形机器人扭秧歌惊艳到,就一个月的功夫,他们已经学会打太极、侧空翻、骑自行车了。您知道人形机器人上岗前,可以到一所“学校”进行学习。


机器人“技能学校” 分布不同工种“教室”



记者来到上海浦东张江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这里也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的核心区域。什么是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呢?换句话说,这里其实就像一个机器人的“技能学校”,一共有超过100台来自不同企业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分散在不同工种的“教室”里接受深度学习和培训。训练师输入的数据越多、训练的时间越长,机器人就可以持续进行优化。


精细动作训练 可以完成简单任务



大家可以看到记者身后就有几台机器人,它们正在进行一些精细动作的训练。您看,有的已经可以完成叠衣服、有的还可以整理桌面、分拣药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很多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走路、跑跳、跨越障碍物、上下楼梯、搬运物品这些任务,但还要在这里进行专项“深造”,解锁更多新的技能,目的就是为了在未来投入市场中,适应千差万别的职场角色。



可能有观众会问,机器人都这么厉害了,是不是马上就能进入千家万户?专家称,没有这么简单。机器人和人类一样,首先也要学会走路和控制四肢,再进行定制化的训练。机器人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迭代,才能延展出更复杂的作业能力,最终投入实际应用。随着现在技术加速演进,业内预计,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实现从工业到家庭场景的泛化通用,急难险重等特种作业环境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而走入家庭应该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加速培训机器人 不同场景做任务



说到应用场景,训练场还在加速培训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科研、医疗等场景当中完成不同的任务。像这几台机器人,训练师通过头戴式仪器和遥控进行培训,让它们可以模仿人做动作。如果它们在一些高精度设备清洗的过程中,就可以逐渐完成上万个微小孔洞的清洁任务,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在这里,机器人正在一块足球场里踢球,当然不仅是为了娱乐,而是通过踢足球的AI训练,让机器人在运动中进行思考,不断迭代运动控制、视觉感知、智能策略的技术,使它们变得抗干扰、反应更快、更聪明。未来,这类加速进化的机器人可能会在医疗、康养等领域应用。



总体来说,训练场涵盖了智能制造、民生服务和特种应用三大领域的超过10个场景。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表示,他们联合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共同发布了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它集成了通用的强化学习框架和模型自动化适配技术,一套代码就能覆盖百余款不同的机器人,这标志着我们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将来会大幅降低研发门槛,加速机器人的产业化。争取在一年内,协同各方收集1亿条数据进行人形机器人智能模型的训练。



未来,训练场还会和亚太地区以及欧美多个国家在数据和大模型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共同促进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迈向全新的高度。

山东云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舜华路1000号齐鲁软件园创业广场F1座306、C座B220
电话:0531-88688971
传真 :0531-88688971-8003
邮箱 :unimationtech@unimationtech.com

官方微信
官方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