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才能做好医疗机器人
文章来源 机器人大讲堂
何为大国?有学者认为,世界大国至少具备四个条件:众多高素质的人口,辽阔广袤的疆域,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及所谓的“软权力”。我国作为当之无愧的大国,医疗无疑是保障我国成为大国的重要基础条件,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每年约占GDP比重3%-6%,也可见中国对于医疗体系的重视。
中国的医疗健康体系经历了5个大的发展时期,通过70年的演进,不断向外延伸产业生态,2000年开始,逐步形成了符合国情国策的大国医疗产业体系,2010年后完成了超近14亿人口医保全覆盖,可见其发展广度和深度。也是在这一新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大医保时代,一批优质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先锋发展壮大,部分公司创新投入逐步开花,医疗机器人就是我国典型的医疗升级动作延续。
目前中国已位居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但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仍存在较大不足,核心部件成本高昂,大幅增加医疗机器人整机价格,终端应用普及难度依然很大。我国对于做大做强医疗机器人产业有着强烈的决心,快速提升医疗机器人产业实力,做好医疗新基建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紧迫性。
▍医疗机器人发展具有必要性
我国有着建设成为医疗机器人强国的必要性。
从人口总量看,我国仍有14亿多人口,人口规模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中国拥有近9亿劳动力,虽然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但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已经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
医疗与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解决好医疗机器人发展问题,既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需求,能够更有效帮助和保障各地区高龄人群有条件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余热,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创造条件。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长期保持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3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7亿,占全球老人比重为21.8%;《“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介绍,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展望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可以预见,医工行业正面临长达10—20年的人口结构红利。布局和引领未来10—20年人口发展新常态,需要提早布局医疗机器人领域,为我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发展医疗机器人等产业,可以说是我国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后,保障老龄化趋势下人力资源能够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维护人口安全的必要方式。由于65岁以上中老年的患病率约是中青年的4-10倍,与此同时,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三胎政策放开、医疗需求升级,如身高干预、养老康复等需求开始出现,这对于医疗机器人等技术创新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衍生了巨大的康复医疗服务及康复医疗器械需求。
近10年来,我国政策调整渐趋高频,推动行业创新与高调调结构,试图开拓更多更贴近临床、更加国际接轨的新技术。医疗机器人作为一种用于医院、诊所、康复中心等医疗场景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自从2014年我国开始引入外科手术机器人后,过去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全球数以千计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已经进入临床,并开展了百万级的机器人手术,我国也明确了发展这类创新医疗产品的决心和路径。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就提到要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随后政策不断细化和完善。2016年3月《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强化医疗健康等领域服务机器人技术水平,2017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经开始建议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2021年12月《“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医疗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除了大政策的保证,在产业链条上,2018年1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修订)版,加入了提升创新医疗器械审查效率,开启特别审查申请“绿色通道”。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设立医疗机器人研究方向资助项目,支持相关产业发展,2021年4-8月部分地区医保局探索性地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我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灵活助推着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
而医疗机器人的技术进步也不断催生和细化出新的赛道,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分类,目前可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以及医疗服务机器人四大类,各自开始在替代或辅助医务人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医学方向。
▍不只是医疗器械
我国有着角逐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的能力。
医疗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医疗专业领域,近20年已经实现了2次重大变革。以手术机器人为例,传统外科手术从开放式手术进入微创手术才进行了20年,中间很快融合医学、机械、材料、大数据等学科于一体,才诞生了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智能医用设备。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虽然最早追溯到1985年,21世纪初期迎来大发展浪潮,10年前欧美国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启了手术机器人从微创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的征程,加快释放精准医疗需求,医疗机器人得以普及应用。
由于医疗机器人横跨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机器人、医学等多条赛道,例如手术机器人就是集临床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医疗器械,其手术术式、创新思路较之以往完全不同,我国与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产品和技术代差并不大。
就人才而言,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后,1998—2020年中国累计招生理工医学硕士和博士635万人,其中65%为近10年招收,到2035年预计累计725万人,与美国同期相当,持续积累的科技人才、工程师红利足够支撑中国迎接这次医疗行业的改革创新浪潮。
就产品而言,手术机器人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主要帮助医师通过相较人眼更清晰的成像系统和灵活的机械臂,以微创的手术形式,协助医生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完成术中定位、切断、穿刺、止血、缝合等操作。可以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眼科等多个领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全新里程碑。
这意味着其上游产业链不仅仅涉及机器人减速机、伺服电机等重要核心部件,还包括抗病毒、抗辐射、易消杀特性的新型金属及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疗大数据、医用软件开发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涉及与内窥镜等部分传统手术器械、手术耗材的结合,产品技术壁垒较高,需要医疗器械与机器人产业链共同发展,技术交叉融合较多,我国则具备相应产业链条件。
这也使得医疗机器人的整机研制,往往首先需要经过严谨的产品立项及设计,再集合医学、机械、材料、大数据等学科进行产品系统集成。实现产品化后,还要再进行产品验证(CXO),通过产品小试、型式检验、临床试验,进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拿到生产许可证申报,最后才会规模化生产上市,研发到获批整体时间并不算短,因此已上市厂家先发优势相对显著。
有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医疗机器人企业数量达到5700余家。2016—2017年,在政策催化下,医疗机器人企业年度新增出现小高潮。随着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医疗机器人纳入医保支付等政策落地,2021年医疗机器人新增企业数量又出现一个高峰,且近四年累计融资次数过百。在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及东北地区的企业,占全国医疗机器人企业的42.3%,融资额度也更大。
▍市场需求拉动高增长
我国有着医疗机器人企业成长的土壤。
当前,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依然在快速增长,国内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例如辅助腔镜手术机器人,2021年美国渗透率为15.5%,而国内渗透率仅为0.7%,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有机构数据认为,2022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35亿美元,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约9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21亿元,复合增长率或稳定达到35%。据Frost & Sullivan数据,仅手术机器人而言,中国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8.5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1.93亿元,年复合增速为38%,整体增速快于全球市场。
目前,中国医疗机器人正处于自主创新和临床应用推广关键时期,尤其手术机器人相关政策持续出台,配置证放松有望加速市场渗透,市场规模快速爬坡。虽然国内市场仍以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为主,占据超过80%的高端市场份额,但国产如威高的妙手机器人、微创的图迈机器人、精锋医疗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于2022年开始陆续获批上市,随着各项政策加持,叠加国产厂家新产品陆续上市,国产厂家加速逐鹿手术机器人蓝海赛道,供给端持续加大市场教育,有望推动手术机器人行业加速扩容。
在医工结合领域,近几年来也取得了新的发展思路,原先受制于科研导向,医学院校专利转化率较低,仅约10%—20%,与发达国家40%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医学科研成果属于国有资产,成果价值和收益人很难评定,在如今政策引导下,医疗机构创新项目的孵化/加速体系正在扩建,企业的医疗项目也从原先的国产替代项目逻辑,更加大胆主动尝试科研投入产生知识产权和科研成果,并快速寻求到商业转化的机会。
目前,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如微创机器人(2252.HK)、天智航-U(688277.SH)、精锋医疗(未上市)、思睿哲(未上市)、术锐机器人(未上市)、元化智能(未上市)、佗道医疗(未上市)、真健康(未上市)等都实现了突出性成果打造,部分企业还有着下一代领先性产品也即将面世。手术机器人赋能下,目前较传统开放及微创治疗手术临床效果表现优异,已经证明了国产机器人企业的实力。
▍大国才会做医疗机器人
每一个时代都有引领时代发展的关键领域。
近代以来先后出现过海洋、电力、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等,至今这些领域仍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一些大国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导向,促进和引导了这些关键领域的发展,进而走上富强之路,先后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现代各国,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是当之无愧社会变革的核心领域,医疗机器人融合医疗、材料、机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占据高端医疗器械设备、AI机器人等多条核心赛道,是大国“航母”,提前卡位产业发展能更好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